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

中庸

孔子的众多篇章中,我最喜欢的是孔子的中庸学说,现在把它摘录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。

孔子的一切政治文化活动,都是为了改善社会人生的现状,并期望君王能实行“仁政德治”,臣民亲睦友善,全国统一,世无战争,天下太平,和谐发展的美好境界。他博古通今,经验丰富,积极进取,勇于探索,多年的周流生活中,眼见各地充满了剧烈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,使得天下不得安宁。为此,他想尽办法,企图找到一种理论,能使矛盾斗争的双方互相协调,各得其宜,和平发展,并以此作为行动准则。于是,他根据历史经验、社会现状和个人心得体会,逐步创立了“中庸”这一新说。

子曰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鲜久矣。” 意思是:中庸这种道德,该是最高的了!大家缺乏这种道德是很长久了。中,是适中、适度、时钟,恰到好处的意思。作为一种哲学范畴,是对立的双方得到调和、均衡,达到统一的状态,其实是指,矛盾各方相互平衡,平衡相持时显出的“限度”。庸有两解:一通“用”,一谓“常”。刘保楠《论语正义》曰:《说文》:“庸,用也。”凡是所可常用,故庸又为常。洪氏震煊《中庸说》:“郑君《目录》云:“名曰中庸者,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。庸,用也。” 君子中庸云:庸,常也。用中为常道也。二说相辅相成。 中庸,即中用,以中为用则为常道。

宇宙中充满矛盾。矛盾在一定时空中运动发展,达到某种限度时,对立双方则表现出一种稳定、平衡、宁静(和谐统一)。中庸则要求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这一个 “度”使事物保持一定的质。可见,中庸不只是一种最高尚的道德,它表明这是孔子对外界事物实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,并因此得出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和原则方法。诚然孔子的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,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。先是提出“中行”而后成熟,说明了他的思想的飞跃。

其实,中是一种平衡的原则,是事物的度。事物适度,其质不变;过变就发生变质;不及度,则非原质。孔子反对乡愿(乡愿是指伪君子,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,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 ),就是坚持原则。

过度和不及度是一样的,都不好。只有适度,才最好,恰到好处。这是孔子具体运用中庸思想解决问题的实例。

在孔子的学生中有子解释孔很有名的,他进一步的阐释说:
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合,不以礼节之,亦可不行也。” 意思是:礼的作用,以遇事做到和谐恰到为可贵。古时圣明君王治国之方法,其可贵之处就在这里;他们大事小事都做到恰到好处。但若有行不通之处,便为恰当而求恰当,不用礼制加以节制,也是不可行的。

“和”即和谐,是中庸思想极为重要的方面。或说 “和”是中庸的极致。关于和的思想很久以前便提出来了。周太史 史伯与郑恒公谈周幽王室多故、政权必败时,说:夫和实生物,通则不继。以他平他谓之和,故能丰长而物归之;若同以裨同,尽乃弃之”
意思是:“和”能生成新事物,“同”就不能成其物。对立的双方相平衡协调叫做“和”,所以能够丰茂的地生长出新物,从而万物归集依附。如单一的“同”再加“同”,用完就丢弃了,永远不能生成新物。

史伯提出 “和”与“同”一对范畴,表明当时思想发展的高度。对立的双方和谐协调地处于统一体中,即为“和”。相反,“同”则是指单一的,相同事物的同,同物的简单相加。“和”可产生万物,“同”则永不能成其物。所以,史伯主张“以平他平”,反对“去和而取同”要使国家富有生气与活力,就需要和协。史伯对立的统一的思想,蕴含辩证法因素。

而齐国宰相晏婴更做了详细的说明,他认为不同的事物各方面互相互补互济,方可达到总体的和谐。他以做羹汤为比喻,说用水、火、醋、盐、梅来烹调鱼,用才烧煮,厨师加以调和,“济其不及,以泄其过”,味道适中,羹汤可口。

而君臣也是如此,君以为可的,其中有否在,臣指出否的而使可的更完备。君以为否的,其中有可在,臣指出可的而去掉否的,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礼,民就没有争夺之心。

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关于和的一些思想。他进而认识到,他注意到仅仅注意对立面的互济还是不够的,为使事物稳定、协调地发展,避免矛盾转化、变质,就需要关注其互补互济、和协统一所呈现的“度”,即某种界限。孔子称这个度或界限为“中”,掌握并运用“中”,让万事万物在对立统一状态下稳定发展,便是中庸的极致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