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30日星期一

《将苑》卷一


《将苑》凝结了诸葛亮的领导艺术和识别、选拔、任用将领的奥秘,全面阐述了将领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质、能力和应该杜绝的恶习,以及领兵打仗的技巧、克敌取胜的关键等等,是诸葛亮为将之道的集中总结和反映。

●卷一
○兵权
夫兵权者,是三军之司命,主将之威势。将能执兵之权,操兵之势而临群下,譬如猛虎,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,随所遇而施之。若将失权,不操其势,亦如鱼龙脱于江湖,欲求游洋之势,奔涛戏浪,何可得也。

  所谓兵权,换言之就是将领统率三军的权力,身为将领,他能否在军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,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兵权。将领一旦抓住了兵权,就抓住了管理军队最重要的环节,在统率部下时,就能像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,能自由地翱翔四海,遇到任何状况都可应变自如、处变不惊。反之,将领倘若丧失了兵权,也就无法抓住治理军队的关键,好比鱼、龙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江湖,就算拥有在海洋中遨游、在浪涛中嬉戏的本领,也无从施展,只能无所作为。

○逐恶
夫军国之弊,有五害焉:一曰结党相连,毁谮贤良;二曰侈其衣服,异其冠带;三曰虚夸妖术,诡言神道;四曰专察是非,私以动众;五曰伺候得失,阴结敌人。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,可远而不可亲也。

无论是治理军队还是管理国家,都需要对以下五种人提高警惕,他们是导致军队、国家混乱的关键。这五种人是:
一、喜欢在暗地里结交朋友,形成自己的帮派,专门诋毁、打击那些贤良之士的人;
二、在穿着上极尽奢侈、标新立异,连帽子和束带都追求与众不同的虚荣心极强的人;
三、一味夸大妖术蛊惑民众,制造谣言混淆视听的人;
四、专门搬弄是非,为了私人利益不惜大动干戈的人;
五、过分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,为了满足一己私欲,暗中与敌人勾结的人。
这五种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狡猾奸诈、道德败坏的小人,对他们只可远离,万万不能亲近。

○知人性
夫知人之性,莫难察焉。美恶既殊,情貌不一,有温良而为诈者,有外恭而内欺者,有外勇而内怯者,有尽力而不忠者。然知人之道有七焉: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,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,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,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,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,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,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。

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比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了。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,本性和外表自然也是不统一的。有的人外表温柔善良、内心却非常奸诈,有的人表面上对人恭恭敬敬,却怀有欺诈之心,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,可实际上却很怯懦,有的人看起来十分尽力其实另有图谋。然而,想考察一个人的本性,还是可以采取以下七种方法的:
一是有意试探他对某事的看法,以考察他的志向和操守;
二是故意用激烈的言辞激怒他,以考察他的气度和应变能力;
三是针对某事向他询问应对计谋,以考察他是否有真知灼见;
四是告诉他即将面临的祸患和灾难,以考察他的胆识和勇气;
五是让他喝醉酒,以考察他的品性和修养;
六是用利益和金钱引诱他,以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洁;
七是限定期限让他完成某事,以考察他是否能遵守信用。

○将材
夫将材有九: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而知其饥寒,察其劳苦,此之谓仁将;事无苟免,不为利挠,有死之荣,无生之辱,此之谓义将;贵而不骄,胜而不恃,贤而能下,刚而能忍,此之谓礼将;奇变莫测,动应多端,转祸为福,临危制胜,此之谓智将;进有厚赏,退有严刑,赏不逾时,刑不择贵,此之谓信将;足轻戎马,气盖千夫,善固疆埸,长于剑戟,此之谓步将;登高履险,驰射如飞,进则先行,退则后殿,此之谓骑将;气凌三军,志轻强虏,怯于小战,勇于大敌,此之谓猛将;见贤若不及,从谏如顺流,宽而能刚,勇而多计,此之谓大将。

一般而言,将才分为以下九种类型:
用道德品行约束部下的思想,用礼仪法数规范部下的行动,细心关怀部下,知道他们是否饥饿、寒冷,并甘愿和部下同甘共苦,这种将才称之为仁将。

做事一丝不苟,目光长远,不受眼前利益的诱惑,更不会苟且偷生,随时都有为国捐躯的觉悟,这种将才称之为义将。

身为高官却不骄傲自大,功绩显赫却不盛气凌人,既贤德又能礼贤下士,既刚正不阿又能包容他人,这种将才称之为礼将。

足智多谋、擅长使用高深莫测的战术,就算身处逆境依然能转祸为福,哪怕面临再大的危险,也能逢凶化吉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智将。

对有功之人施以重赏,对有过之人施以重罚,奖赏时从不拖延,惩罚时也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下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信将。

身手矫捷,打仗时如战马一样冲锋在前。气概豪壮,在战场杀敌时足以胜过千人。擅长武力,对保卫国家有自己的一套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步将。

能攀高山、走险地,骑马就像飞起来一样,当他冲锋陷阵时无人能敌,在队伍后面掩护部队时又能成功抵挡敌兵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骑将。

拥有能盖过三军的气势,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从不怯弱,对小战役小心谨慎、不敢有半点儿马虎,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则愈战愈勇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猛将。

求贤若渴,肯虚心请教贤能之人。广开言路,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,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,勇敢果断又足智多谋,这样的将才称之为大将。

○将器
将之器,其用大小不同。若乃察其奸,伺其祸,为众所服,此十夫之将;夙兴夜寐,言词密察,此百夫之将;直而有虑,勇而能斗,此千夫之将;外貌桓桓,中情烈烈,知人勤劳,悉人饥寒,此万夫之将;进贤进能,日慎一日,诚信宽大,闲于理乱,此十万人之将;仁爱洽于下,信义服邻国,上知天文,中察人事,下识地理,四海之内视如家室,此天下之将。

将领气度的不同,决定了他本领的大小。
倘若能及时察觉出敌人的奸诈,看到事物潜伏的祸端,并且能被部下接受并信服,这种将领可以统领十人的队伍。

如果早起晚睡、日理万机,说话严谨、体恤部下,这种将领可以统领百人的队伍。

如果为人直爽而又能深谋远虑,作战勇猛且善于打斗,这样的将领可以统领千人的队伍。

如果外表威严却感情丰富,能看到别人的辛劳和努力,关心他人的饥苦寒冷,这样的将领可以统领一万人的部队。

如果能毫无顾忌地举荐贤能之人,每天都不忘学习、不断充实自我,为人忠诚可信、宽宏大量,善于在乱世中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,这样的将领可以统领十万人的队伍。

如果不但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部下,还能凭借自己的信义令邻国折服,上知晓天文、中洞察人际关系、下熟悉地理,能将四海之内的国家全都当做自己的家,这样的将领足可以治理整个天下!

○将弊
夫为将之道,有八弊焉,一曰贪而无厌,二曰妒贤嫉能,三曰信谗好佞,四曰料彼不自料,五曰犹豫不自决,六曰荒淫于酒色,七曰奸诈而自怯,八曰狡言而不以礼。

身为将领,有八种弊病是治理军队的大忌。
一是对钱财和物质的毫无止境的贪欲;
二是对贤能之士的强烈嫉妒;
三是轻易听信小人谗言、亲近那些谄媚之人的轻狂;
四是只会分析敌情、却不能正确估量自身实力的鲁莽;
五是遇到问题畏首畏尾的犹豫;
六是沉迷于酒色无法自拔的荒淫;
七是为人奸诈而又内心胆怯;
八是胡搅蛮缠而又傲慢无礼。

○将志
兵者凶器,将者危任,是以器刚则缺,任重则危。故善将者,不恃强,不怙势,宠之而不喜,辱之而不惧,见利不贪,见美不淫,以身殉国,壹意而已。

兵器是一种凶险的器具,将领意味着一种重大的责任。兵器太过刚硬则容易受损,将领因为责任重大则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。因此,优秀的将领不会依仗自己强大的部队,不会将自己握有的兵力当做靠山,当他们受到君主的宠信时不得意忘形,遭到他人的诽谤污辱时也无所畏惧,他们不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心生贪念,也不会因为美女的勾引而起淫念,而是一心一意保家卫国,哪怕以身殉国也在所不惜

○将善
将有五善四欲。五善者,所谓善知敌之形势,善知进退之道,善知国之虚实,善知天时人事,善知山川险阻。四欲者,所谓战欲奇,谋欲密,众欲静,心欲一。

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,需要做到“五善四欲”。
所谓“五善”就是指:
擅长观察敌人的兵力部署和形势,
擅长判断进攻和撤退的最佳时机,
擅长分析交战双方的国力虚实,
擅长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人,
擅长借助山川地势的崎岖险阻取得胜利。

所谓“四欲”就是指:
作战时要力求出奇制胜,
谋略时要力求严谨周密,
众口不一时要力求内心平静,
全军上下要力求团结一心、合力战斗。

○将刚
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纯柔纯弱,其势必削;纯刚纯强,其势必亡;不柔不刚,合道之常。

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,他的个性中应该同时拥有“刚”和“柔”两种成分。刚强但并不固执,温和却从不软弱,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刚柔相济。只有这样,才能以弱制强、以柔克刚。倘若过于柔和、软弱,势必会削弱自己的力量;倘若过于刚烈、强硬,又会因为刚愎自用而走向灭亡。因此,刚柔适度、刚柔相济才是将领最理想的性格。

○将骄吝
将不可骄,骄则失礼,失礼则人离,人离则众判。将不可吝,吝则赏不行,赏不行则士不致命,士不致命则军无功,无功则国虚,国虚则寇实矣。孔子曰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。”

身为将领,骄傲是不可取的,如果骄傲自大,待人接物就会有失礼之处。一旦失去礼义,就会人心离散。人心一旦离散,连士兵们都会背叛你。身为将领,也不能小气吝啬,倘若吝啬,必定不愿奖赏部下,士兵们得不到应有的奖赏,自然不会在战场上拼死作战。一旦士兵们不肯效命,就很难打出好的战绩,国家的实力也会因此大大削弱。本国的国力虚弱,就意味着敌人相对强大。因此,孔子曾说:“一个人就算像周公那样德才兼备,但倘若他骄傲吝啬,哪怕能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,人们也不会对他心生敬意。”

○将强
将有五强八恶。高节可以厉俗,孝弟可以扬名,信义可以交友,沈虑可以容众,力行可以建功,此将之五强也。谋不能料是非,礼不能任贤良,政不能正刑法,富不能济穷厄,智不能备未形,虑不能防微密,达不能举所知,败不能无怨谤,此谓之八恶也。

将领的品德修养标准是“五强八恶”,
所谓“五强”,即五种值得发扬的优点:
高风亮节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,
友爱孝顺可以扬名四海,
忠诚可信可以交到不错的朋友,
深思熟虑可以让更多的人聚集在自己身边,
身体力行可以建功立业,这就是将领应该具备的五种德行。

所谓“八恶”,即八种德行上的缺陷:
在出谋划策时不能明辨是非,
在用人时不能重用贤良之士,
在处理公事时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行事,
自己富裕了却不肯慷慨解囊救济贫苦之人,
空有小聪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,
考虑问题不细致、不周密,
不能在声名显赫时大力举荐自己所熟悉的贤士,
一旦战败也不会毫无怨言、承担全部责任。

○出师
古者国有危难,君简贤能而任之,齐三日,入太庙,南面而立,将北面,太师进钺于君。君持钺柄以授将,曰:“从此至军,将军其裁之。”复命曰:“见其虚则进,见其实则退。勿以身贵而贱人,勿以独见而违众,勿恃功能而失忠信。士未坐勿坐,士未食勿食,同寒署,等劳逸,齐甘苦,均危患,如此则士必尽死,敌必可亡。”将受词,凿凶门,引军而出,君送之,跪而推毂,曰:“进退惟时,军中事不由君命,皆由将出。”若此,则无天于上,无地于下,无敌于前,无主于后。是以智者为之虑,勇者为之斗,故能战胜于外,功成于内,扬名于后世,福流于子孙矣。

古时候,当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候,一国之君会选拔贤能之人担任将帅,以解救国家于水火之中。将帅领兵打仗之前,会事先斋戒三日,然后去太庙祭祀列祖列宗。祭祀时,国君面朝南,将帅面朝北,太师将象征权力的大斧递给国君,国君接过大斧后,手持斧柄将大斧授给将帅,并郑重宣布:“从现在开始,你就是三军统帅,整个部队均由你来指挥。”随后,国君接着说:“作战时,若敌人虚弱你可趁机进攻,若敌人强悍你不妨撤退以保存实力。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轻视别人,也不能因为自己和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而独断专行,更不能仗着自己功绩显赫而丧失基本的忠诚信义。士兵还没有坐下来休息,将领不能径自坐下休息;士兵们还没有开始吃饭,将领也不要自己吃饭。身为将领,就应该和士兵们一起忍受严寒和酷暑,一同工作休息,同甘共苦,合力承担危险和灾难。如此一来,将士们必定会拼着性命在战场上杀敌,而敌人也一定会被打败的。”将帅认真听完国君的训导之后,便亲自打开城门,率领军队出征。国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出城门,便跪在将帅的坐骑前说:“如今你领兵打仗,一定常常遇到进退维谷的关键时刻,所以,军中的大小事宜将不再听从国君的命令,一切行动都由将帅您来决断吧!”这样一来,将领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威,不存在什么天在上、地在下、敌在前、主在后之类的问题了。将领可以让谋略之人为他出谋献策,让戴罪之人为他效命沙场,所以才能带领队伍打胜仗,立下汗马功劳。不仅扬名于后世,更能使福禄恩及子孙后代。

○择材
夫师之行也,有好斗乐战,独取强敌者,聚为一徒,名曰报国之士;有气盖三军,材力勇捷者,聚为一徒,名曰突陈之士;有轻足善步,走如奔马者,聚为一徒,名曰搴旗之士;有骑射如飞,发无不中者,聚为一徒,名曰争锋之士;有射必中,中必死者,聚为一徒,名曰飞驰之士;有善发强弩,远而和中者,聚为一徒,名曰摧锋之士。此六军之善士,各因其能而用之也。

将领在对军队进行编排时需要注意:
那些武艺高超、乐于和敌人单打独斗,尤其是喜欢与强劲的对手单独较量的士兵,称得上是报国之士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;

那些精力充沛、身手矫捷、拥有盖过三军之势的士兵,称得上是突击之士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;

那些身材轻巧、行走便利,走路就像奔驰的马一样快的士兵,称得上是冲锋之士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;

那些擅长骑着马射击,且箭术高超、百发百中的士兵,称得上是奇袭之士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;

那些一箭就能射中目标,且能一箭将目标射死的士兵,称得上是一流射手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;

那些力大无比,擅长运用强有力的弓弩,即使远程射击也能击中目标的士兵,称得上是狙击之士,不妨把他们编在一个队伍里。

这六种不同的士兵,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,所以,在领兵打仗时应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。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,进而取得战争胜利。

○智用
夫为将之道,必顺天、因时、依人以立胜也。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,是谓逆时;时作天不作而人作,是谓逆天;天作时作而人不作,是谓逆人。智者不逆天,亦不逆时,亦不逆人也。

身为将领,在领兵打仗时一定要顺应天意、瞄准时机、具备相应的战斗力,才有可能取得战争胜利。
倘若战斗顺应了天意,也具备了一定的人力,但时机却不成熟,这种情况叫逆时;
倘若战斗的时机成熟了,人力也具备了,但却违背了天意,这种情况叫逆天;
倘若战斗既顺应了天意,又把握好了时机,但战斗力十分薄弱,这种情况叫逆人。
因此,优秀的将领在打仗时绝不会发生逆天、逆时、逆人的情况。

○不陈
古之善理者不师,善师者不陈,善陈者不战,善战者不败,善败者不亡。昔者,圣人之治理也,安其居,乐其业,至老不相攻伐,可谓善理者不师也。若舜修典刑,咎繇作士师,人不干令,刑无可施,可谓善师者不陈。若禹伐有苗,舜舞干羽而苗民格,可谓善陈者不战。若齐桓南服强楚,北服山戎,可谓善战者不败。若楚昭遭祸,奔秦求救,卒能返国,可谓善败者不亡矣。

 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不是依靠军队和武力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,擅长运用刑法的官员不以处罚别人作为终极目标,擅长谋局布阵的将领不用向敌人发起进攻就能获胜,擅长指挥作战的将领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,擅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将领永远不会被敌人消灭。过去,英明的君王治理国家时,主要是让人们安居乐业。人们一旦生活安定、工作勤奋,那么到老都不会出现互相攻击、诋毁的情况,这也就是“善理者不师”所要表达的意思。当年舜修订了刑典,还让大臣皋陶做了掌理刑法的官员,不过老百姓都没有冒犯法令,所以刑法也就无用武之地了,这就是“善师者不陈”所要表达的意思。大禹征伐苗族时,没有派遣千军万马,只是让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和羽扇,就征服了苗族人,这就是“善陈者不战”所要表达的意思。齐桓公向南攻打强大的楚国、向北讨伐彪悍的山戎时,英勇善战、所向披靡,这就是“善战者不败”所要表达的意思。楚昭王当年遭到吴国的侵犯,立刻逃往秦国求救,才得以保住楚国,这就是“善败者不亡”所要表达的意思。

○将诫
书曰:“狎侮君子,罔以尽人心;狎侮小人,罔以尽人力。”固行兵之要,务揽英雄之心,严赏罚之科,总文武之道,操刚柔之术,说礼乐而敦诗书,先仁义而后智勇;静如潜鱼,动若奔獭,丧其所连,折其所强,耀以旌旗,戒以金鼓,退若山移,进如风雨,击崩若摧,合战如虎;迫而容之,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卑而骄之,亲而离之,强而弱之;有危者安之,有惧者悦之,有叛者怀之,有冤者申之,有强者抑之,有弱者扶之,有谋者亲之,有谗者覆之,获财者与之;不倍兵以攻弱,不恃众以轻敌,不傲才以骄之,不以宠而作威;先计而后动,知胜而始战;得其财帛不自宝,得其子女不自使。将能如此,严号申令而人愿斗,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。

《书经》上曾说:“戏弄君子,就无法得到他们的真心;蔑视小人,就无法让他们全心为你效力。”所以,将领在治理军队时,一定要广泛笼络部下们的真心,严格遵循有关赏罚的规章制度,同时具备文武两方面的才能,深谙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,精通礼、乐、诗、书等知识,提高自己在仁义、智勇方面的修养。领兵打仗时,将领一旦命令士兵休息,士兵就应像鱼潜入水中一样悄无声息;一旦命令士兵出击,士兵又要像奔跑着的獭一样迅猛无比,扰乱敌军的阵营,削弱敌军的实力。

○戒备 夫国之大务,莫先于戒备。若夫失之毫厘,则差若千里,覆军杀将,势不逾息,可不惧哉!故有患难,君臣旰食而谋之,择贤而任之。若乃居安而不思危,寇至不知惧,此谓燕巢于幕,鱼游于鼎,亡不俟夕矣。传曰:“不备不虞,不可以师。”又曰:“预备无虞,古之善政。”又曰:“蜂虿尚有毒,而况国乎?”无备,虽众不可恃也。故曰:有备无患。故三军之行,不可无备也。

  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国家防务,在国防的问题上稍有偏差,就有可能酿成极大的灾难,导致国破人亡、全军覆没等无可挽回的惨状,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!因此,国家一旦出现危难,君臣应该齐心合力、共同商讨对策,挑选贤能之人保家卫国。倘若在安定的环境中不懂得思考危险降临后的举措,敌人都打到了家门口依然没有一丝警觉,那就如同燕子把窝巢搭在门帘上,鱼儿生活在快要干涸的水沟里,国家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!《左传》上这样说道:“如果对各项事务没有准备到丝毫无差的地步,就不要领兵打仗。”还说道:“做任何事时都事先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,是古代英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关键。”还说道:“黄蜂和蝎子尚且有毒刺进行自我防卫,更何况一个国家呢?”如果一个国家忽视了国防建设,即便拥有再多的兵力也无法高枕无忧。俗话说有备无患,三军将士在出征之前,同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。

○习练
夫军无习练,百不当一;习而用之,一可当百。故仲尼曰:“不教而战,是谓弃之。”又曰:“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以即戎矣。”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,教之以礼义,诲之以忠信,诫之以典刑,威之以赏罚,故人知劝,然后习之,或陈而分之,坐而起之,行而止之,走而却之,别而合之,散而聚之。一人可教十人,十人可教百人,百人可教千人,千人可教万人,可教三军,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。

倘若军队平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演习,那么一百名士兵也抵挡不了敌军的一个士兵;倘若军队平时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演习,那么一名士兵就可以抵挡敌军的一百名士兵。所以孔子曾说:“人们没有经过训练和教育就去参加战斗,等于让他们去送死。”他还说过:“让贤能之人用七年时间训练和教育平民百姓,他们也可以投入战斗,并且个个骁勇善战。”也就是说,士兵若要拼战沙场,就不能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教育。训练时,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礼、什么是义;教育时,要给他们灌输忠诚守信的思想;要用法典纪律约束他们的行为;用赏罚制度督促他们的行为,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积极进取。之后,就可以对他们进行体能上的训练和演习了,列队和分散、坐下和起立、行进和立定、前进和后退、解散和集合,都要做到整齐划一、井然有序。这样一教十、十教百、百教千、千教万,最后三军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,自然能在战场上轻松地打败敌人了。

○军蠹
夫三军之行,有探候不审,烽火失度;后期犯令,不应时机,阻乱师徒;乍前乍后,不合金鼓;上不恤下,削敛无度;营私徇己,不恤饥寒;非言妖辞,妄陈祸福;无事喧杂,惊惑将吏;勇不受制,专而陵上;侵竭府库,擅给其财。此九者,三军之蠹,有之必败也。 ○腹心 夫为将者,必有腹心、耳目、爪牙。无腹心者,如人夜行,无所措手足;无耳目者,如冥然而居,不知运动;无爪牙者,如饥人食毒物,无不死矣。故善将者,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,沉审谨密者为耳目,勇悍善敌者为爪牙。

军队在行动过程中,有时会对敌情的侦察不仔细、不准确,在消息的反馈上有失偏颇,与实情不符;
有时会有士兵不遵守命令,耽误了集合的时间,使整个军事行动受到阻碍;
有时会有士兵不服从指挥、不听从调度,在行动时忽前忽后,让人摸不着头脑;
有时会有一些将领不懂得体恤部下,只知道一味地搜刮俘获战利品;
有时会有一些将领营私舞弊,只顾着满足一己私欲,却不知道关怀士兵们的饥苦;
有时会迷信深鬼怪兆和妖惑之词,对祸福进行主观的猜测和臆断;
有时会有士兵喧闹嘈杂,扰乱将领的决策和行动;
有时会有士兵仗着自己勇猛无比就不受管制,擅做主张甚至公然和将领作对;
有时会有一些将领随意侵占国家财产,擅自将这些财物用在其他方面。

以上提到的这九种情况,是三军最大的祸害,倘若有其中一项,就足以导致全军的败亡。

○腹心篇

夫为将者,必有腹心、耳目、爪牙。无腹心者,如人夜行,无所措手足;无手足者,如冥然而居,不知运动;无爪牙者,如饥人食毒物,无不死矣。故善将者,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,沉审谨密者为耳目,勇悍善敌者为爪牙。


身为将领,一定要有能和自己共商军事的心腹,有能给自己通风报信的耳目,有忠心耿耿为自己效力的手下。


倘若将领没有心腹,就好比一个人在黑夜里走路,连脚都不知道该迈向何处;


倘若将领没有耳目,就好比永远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,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;


倘若将领没有手下,就好比一个饥饿的人吃了有毒的食物,终将落得个毒发身亡的下场。


所以,优秀的将领一定要任用那些见多识广、足智多谋的人做自己的心腹,任用那些严谨审慎、判断力强的人做自己的耳目,任用那些勇猛彪悍、擅长和敌人周旋的人做自己的手下。



○谨候
夫败军丧师,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,故师出以律,失律则凶。律有十五焉:一曰虑,间谍明也;二曰诘,谇候谨也;三曰勇,敌众不挠也;四曰廉,见利思义也;五曰平,赏罚均也;六曰忍,善含耻也;七曰宽,能容众也;八曰信,重然诺也;九曰敬,礼贤能也;十曰明,不纳谗也;十一曰谨,不违礼也;十二曰仁,善养士卒也;十三曰忠,以身徇国也;十四曰分,知止足也;十五曰谋,自料知他也。


  但凡那些在战争中打了败仗、使军队遭受严重创伤的将领,都是因为轻视敌军,才遭来如此恶果的。因此,将领在带领军队出师时,一定要依照法令和战争规律行事;一旦偏离,就会引来杀身之祸。这些法令和规律有以下十五条:

一是深思熟虑,只有经过仔细地考虑和谋划,才能透过现象,认清敌军的本质面目;
二是严加盘问,学会判断敌军情报的真伪,避免被假情报混淆视听;
三是英勇善战,即便面对敌人强大的攻势,也毫不退缩;
四是清正廉洁,不受眼前利益的诱惑,一心以义字当先;
五是平等待人,对待士兵要做到赏罚分明、不偏不倚;
六是隐忍坚韧,哪怕受到了屈辱,也能平静地对待;
七是宽厚仁慈,能包容他人;
八是忠诚守信,把诺言看得很重,一旦做出承诺,就一定要遵守;
九是敬重他人,对那些贤能之人要以礼相待;
十是明察秋毫,不被谗言所左右,能分辨出事情的真相;
十一是严谨审慎,不因自己位高权重而违背礼法;
十二是仁至义尽,要无微不至地关心、体恤部下;
十三是忠肝义胆,为了保家卫国,哪怕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毫不犹豫;
十四是量力而行,做事要有分寸,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及,不做无谓的冒险;
十五是足智多谋,既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,又对敌军有清晰的认识。

○机形
夫以愚克智,逆也;以智克愚,顺也;以智克智,机也。其道有三:一曰事,二曰势,三曰情。事机作而不能应,非智也;势机动而不能制,非贤也;情机发而不能行,非勇也。善将者,必因机而立胜。

愚蠢的人战胜聪明的人,这是违背常理的事;聪明的人战胜愚蠢的人,这是理所当然的事;一个聪明人战胜另外一个聪明人,则全在于对时机的把握。作为一名将领,把握战机的关键有三个要素:
一是事机,
二是势机,
三是情机。

当事情正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,却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,称不上是智者;
当形势的变化呈现出有利于自己的态势,却不能迅速抓住并克敌制胜,称不上是贤者;
当整个态势已经明显对自己有利,却迟迟不敢采取行动,称不上是勇者。

因此,优秀的将领一定要及时把握战机,只有这样,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。


○重刑
吴起曰:鼓鼙金铎,所以威耳;旌帜,所以威目;禁令刑罚,所以威心。耳威以声,不可不清;目威以容,不可不明;心威以刑,不可不严。三者不立,士可怠也。故曰:将之所麾,莫不心移;将之所指,莫不前死矣。

一代名将吴起曾说:作战时之所以要敲响战鼓、金锋,是为了从听觉上提高士兵的注意力,壮大声势;之所以要挥舞旗帜,是为了从视觉方面集中士兵们的注意力,鼓舞人心;之所以要制定各种法规、禁令和苛刻的刑罚,是为了约束士兵的内心,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行军打仗的重要性。因此,既然要从听觉上提高士兵的注意力,那么发出的声音必须清脆洪亮;既然要从视觉方面集中士兵们的注意力,那么选用的旗帜一定要鲜明醒目;既然要用法规、禁令约束士兵的内心,那么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公正严明。倘若做不到以上三点,士兵就会松懈、倦怠,整个军队也就如同一盘散沙。因此,将领在指挥部队时,应力求做到只要挥舞战旗,士兵们就会心无杂念,一心向前冲;只要一下达命令,士兵们就会抱着必死的决心,奋勇杀敌。

○善将
古之善将者有四:示之以进退,故人知禁;诱之以仁义,故人知礼;重之以是非,故人知劝;决之以赏罚,故人知信。禁、礼、劝、信,师之大经也。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,故能战必胜,攻必取。庸将不然,退则不能止,进则不能禁,故与军同亡。无劝戒则赏罚失度,人不知信,而贤良退伏,谄顽登用,是以战必败散也。

在古代,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主要遵循以下四点原则:
向部下讲明何时该进攻、何时该撤退,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明令禁止的;
用仁义的思想教育部下,让士兵们养成知书达理的品性;
郑重地教导部下如何明辨是非,让他们能相互勉励、互相劝慰;
施行赏罚分明的制度,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。

上面提到的禁、礼、劝、信,是三军将士必须遵守的重要规范,倘若能做到这四点,就好比搭好了主要的框架,一些细枝末节自然也舒展开来。所以,军队在征战沙场时必定能大获全胜,在攻克某一城池时必定能取得胜利。那些无能的将领则不同,他们在指挥军队时,命令撤退时士兵们一哄而散,下令进攻时士兵们纷纷逃避,所以全军迟早会灭亡。倘若没有制定相关的纪律条令,在对士兵进行赏罚时就会有失偏颇,士兵们就会对将领失去信任,贤良之人自然退避三舍,只剩下那些谄媚奸诈的小人,这样的军队在作战时必败无疑。

○审因
夫因人之势以伐恶,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;因人之力以决胜,则汤、武不能与争功矣。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,则万夫之雄将可图,四海之英豪受制矣。

顺应老百姓的心意讨伐邪恶势力,是连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都无法与之争威的行为。和老百姓一起齐心合力取得胜利,是连一代名君商汤、周武王都不能与之争功的行为。在此基础上,倘若将领能审时度势、以德服人,则天下英雄都会主动投奔至他的旗下,四海之内的英雄豪杰也心甘情愿接受他的领导。

1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呵呵, 学习了。。